《地心引力》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心引力》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地心引力》观后感 篇1周六的夜晚,天空中下着小雨,青岛步行街不似以往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商店门前各色的霓虹灯也不免显得有点寂寞。
拿着影票走进影院,瞬间感觉好像走进了温室。姐姐打趣道,电影院总是冬天暖得像春天,夏天凉得像秋天。
找到座位坐好,期待着电影的开始。
浩瀚深邃的太空首先映入眼帘,两个穿着笨重宇航服的宇航员正在一边处理卫星故障一边进行略显枯燥的对话。这场无趣而漫长的对话让我昏昏欲睡,甚至开始后悔来看这部电影。但接下来我便知道,这或许是卡隆导演的“欲扬先抑”。
就在两个宇航员收到危险通知的下一秒钟,大量的卫星碎片铺天盖地地袭来。3d电影的立体效果让这些横冲直撞的卫星碎片如此真实,我仿佛置身于漫天飞射的卫星碎片之中。
混乱中,在太空舱外一起处理卫星故障的瑞恩(女主角)和马特(男主角)失去了联系。瑞恩在快速下坠,她大口大口地穿着粗气,我似乎也在感受着她窒息般的恐惧。借助通讯设备,瑞恩不停地呼唤着马特,知道他出现在她的视野之中。
然而,当他们一起回到空间站时,却看到了惨烈的一幕——他们的同伴,全部丧身于由卫星碎片引发的连锁反应事故当中。
瑞恩和马特无言的沉默使人觉得压 ……此处隐藏10345个字……一次流泪是对美好生命的强烈渴求;回归地球,踏上陆地,感受到脚踏实地后的放声大笑是她完成生命之旅的怒吼。有爱与希望,人性的回归与救赎,成为影片的核心主题。当女主角瑞恩乘坐天宫飞船突破大气层,她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最后只能听天由命。化为灰烬的毁灭到成为传奇的女性,在飞船降落于湖边之上的一刻最终实现。瑞恩带着马特的祝福与希望,奋力一登,涌出水面,那一刻久久的停留于水面之上是她对自然浮力的一种享受,从完全失重到倚靠浮力,是其生命之旅的完美降落。不论是作为一名科学家,还是作为一名女性,她实现的不仅是人类对抗太空的胜利,而且是女性意识的自我胜利。而这一切,都仅仅在她的一念之间,实现了其即将毁灭到传奇一生的人生奇迹。
该片的导演阿方索·卡隆的几乎每一部影片都有着极好的口碑,无论是《人类之子》还是《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再到这一部《地心引力》,带给观众的是一次次的视觉震撼与内心激荡。而这一部《地心引力》的将近18分钟长镜头开场令人惊叹,故事的题材新颖,讲故事的手法独特,省去了过多情感上的渲染,时间与空间的设置不变却依旧触动人心。失重与真空的单一的时空环境中,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前行,都令人窒息,牵动着观众每一根神经。总之,导演的掌控,演员的表演,再加之身临其境的配乐,让影片震撼异常。另外,女主角桑德拉的表演出彩,几乎是一个人完成了所有的演出,从头至尾,由远景到近景再到特写,她将母亲与女科学家的双重身份鲜明地表现出来,从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到心理层次,做到了极致,可以说,影片就是一个女人的“荒岛余生”、劫后重生,只不过这一次是在太空中,显得艰难异常,但依旧不抛弃不放弃。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生与死的选择上,在爱与希望的指引下,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成为永恒,影片也终究能够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