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读后感

时间:2023-05-19 13:23:45
无人生还读后感

无人生还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人生还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无人生还读后感1

在很多侦探小说中,都会有那么几个人自诩为正义的化身,用血淋淋的屠刀来代替法律惩罚他认为的罪犯。看似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在你挥下屠刀的那一刻,你本质上跟他们也没什么区别了,也是个冷血无情的杀手。的确,这个社会总有黑暗的角落,总会有邪恶钻法律的空子逃脱制裁,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定法律这个天平的价值,它的确不完美,但一直在改进。如果人人都不信任法律,都替天行道,那么这个社会存在的将是无休止的杀戮和血腥。

读书的过程中我就在想,这场游戏中最先死去反而是最好的解脱,显然故事的最后作者也有着跟我同样的想法。甚至他所设计的所有人死亡的顺序,都是按照大家所犯的罪来排的,这也是他把自己放在最后的原因吧。

这本书的凶手与其他的凶手不同,他不是一个复仇者,他的目的不是解决掉跟他有仇的人。而是一场审判,置身于法律之外的审判,凶手把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聚到一起,像是在完成一场特殊的仪式。是精神上的洗礼,还是心灵上的救赎,亦或是肉体上的解脱。

这是一场精心的策划,巧妙的布局,甚至还有短暂同盟的建立,他了解所有人的故事,知道所有的人的弱点,并且十分善于利用这些。你会随着阅读一个一个的去怀疑凶手是不是他,而紧接着他就会用死亡证明凶 ……此处隐藏5996个字……p>

这是一部构思精妙的小说,体现了阿加莎高超的叙述技巧。作者创造了十个人物,每个人物性格各异,有各自的背景故事,他们的背景故事和被谋杀密切相关。十个人在谋杀接连发生的过程中,他们的反应,猜疑,对策。这些信息不是简简单单地堆积,而是彼此交织。它们存在逻辑关系,相互作用。它们有主次,轻重,既要条理清晰,又要让读者接收到适量的信息。既要迷雾重重,又要合情合理。阿加莎对本书评述道:“我比任何评论家都更清楚这本书创作历程之艰辛。”

故事中的十个人,每一个都有罪,都曾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最后在孤岛上全部受到了惩罚。罪孽越重的人死得越晚,不仅要面对死亡,还有对死亡的恐惧,良心的折磨。

上岛以前,对于过去的罪恶,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的说辞。他们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将罪恶的秘密掩埋心底,继续生活。他们或许会受到良心谴责,但仅此还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偿命,正义才能得以伸张。——十个人住进庄园不久,留声机的宣判已经揭示了凶手的作案动机:为法律的缺位伸张正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渴望被其他人认可。现实中,没有人愿意做坏人,他们永远有看似充分的理由,在犯罪的同时接受自己。人都有阴暗一面,有时候会在无意识中实施犯罪。人性的阴暗并非与生俱来,它们大多产生于生活,反映的还是社会的阴暗面。

读者也应从故事中看到自身的矛盾。每个人都做过有愧良心的事,同时也有安慰自己的一套话术。许多时候,人们都能够逃脱审判。但他们的良心未必总能饶恕自己,除非他们已经成为真正的坏人。

小说也有缺憾。从故事的逻辑上,凶手对受害者的预判过于精准,与他所能够收集到的信息不对等。此外,推理小说对文学技巧要求不高,如果对阿加莎的文采再做要求,未免显得吹毛求疵。(汪磊)

《无人生还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