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博士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身博士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身博士》是由英国著名作家史蒂文森创作的哥特风格科幻小说,与1894年出版。直至今日,这部展现了人性的二重性的科幻小说被无数次改编成了音乐剧、电影等作品。
医学博士杰基尔·亨利尔为了消除自身的邪恶部分而制造出了一种药剂,但这并没有如他所愿,而是将他的邪恶部分分成了另一个人格存在于他体内——爱德华·海德(Edward Hyde),一个矮小丑陋的纯粹恶之化身,被人们下意识厌恶恐惧的存在。随着他不断喝下药剂变身海德享乐,海德的恶行也日益严重,从起初的光临声色场所发展成杀人犯。在实验彻底失控前杰基尔也曾因为海德对幼童的蹂躏停止服药,回归原本节制而受人尊敬的科研生活,然而杰基尔本身被压抑的恶性仍然存在,他逐渐无法忍受而再度服用药剂。直到海德的意识强大到不需要药剂也能无视杰基尔的意志控制身体,杰基尔才终于醒悟他实验的彻底失控。然而他甚至无法复制药剂,只得在药剂耗尽耗尽后服毒自杀。
相对于改编版本而言,原作并没有电影等题材中所增设的感情线,剧情简单到就单是查看网站上的简介就足以了解大部分情节。小说前半段以杰基尔的律师朋友的视角引出对海德身份的悬疑,后半段以杰基尔本人以及另一位医学教授的遗言彻底揭开悬念。即使已经知道谜底,律师前期的抽丝剥茧也给读者带来足够的悬疑感,典雅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刻画也令人身临其境,跟随Utterson律师的步伐行走在被凶杀案疑云笼罩的伦敦。最终悬疑部分在海德死亡时戛然而止。
杰基尔的遗书则令人唏嘘:自幼时起,他一直所憧憬着节制、被人们所尊敬的生活方式,投身于对人类有益的研究,却始终无法摆脱始终被压抑的恶性。释放压抑的过程给他带来了快感,使他在明知实验失败的情况下选择无数次将恶从囚笼中释放,以杰基尔和海德的双重身份过了一段近乎为所欲为的生活:作为令人尊敬的杰基尔博士以及因为完全无法被追踪而作恶多端海德。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基尔自身的良知也因为海德的所作所为而动摇,从而不断使用药物。直到海德犯下了杀人的罪行,杰基尔才决定痛改前非,将海德永远压抑。
然而海德的力量逐渐胜过他,杰基尔成为了那个需要不断依靠有限药剂控制身体的人格。对于杰基尔而言,海德并非人类,不过是会说话会思考的物品罢了。他畏惧并厌恶着海德的暴行,对自己的实验追悔莫及。而海德本身也厌恶着创造了他却将他当作物品的杰基尔,当初的杀人恶行使被通缉的他陷入对绞刑架的恐惧中,只能不断通过暂时自杀躲(在英文中与海德同音)在杰基尔体内,同时他也惧怕杰基尔的自杀将他的存在完全抹除。
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来看,海德即为杰基尔的本我。本书提出了人类拥有善恶二元性的概念,每个人都是由一定的.善与恶构成,表面最为光鲜亮丽的人也有恶的一面,而遭受人们唾弃的边缘人物也拥有善的面孔。交织的善恶是人性的复杂之处,每个人都应担当自身的恶,而主角杰基尔为了逃避担当而做出的实验弃伦理道德不顾,实验所导致的结果使得杰基尔拥有了逃避善恶担当的方式。与其说是实验失败导致的的悲剧结局,不如说是放弃了服从超我(道德与理想)的杰基尔选择纵容原始享乐的本我,放弃了人类与生俱来所必须的担当,从而他的自我被本我所控制,他的逃避将他的结局引向毁灭。
从本书中也可以找到对于现代科学的启示:盲目而自满的探索最终会导致毁灭,始终都要对自然抱有谦卑之心,以及在探索的过程中不能舍弃伦理与道德。杰基尔曾对他的研究满怀希望,当作治愈人类的灵药,最终却自食恶果。